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记好孩子学校袁通等6位毕业生回校探望
近日,我校先后迎来了毕业生袁通、张胜、崔粲、陈俊博、朱倩、尹红迪等6位同学携家长回校探望。
袁通同学回校探望时正值学校会操,他很专注地看着操场上弟弟妹妹的一举一动,思绪仿佛回到了六年前。那些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日子,那些被子叠不好一遍一遍重复的日子,那些熄灯起床的号角......像是过去很久的事情,但在脑海却无比清晰起来。时至今日,他仍能清晰地记得老师的教诲,记得课堂上不仅有老师的提问,还有和老师们一起探讨的时光,这也为他开启了一扇扇正确认知世界的窗。老师们为他现在的良好表现赞不绝口。他对老师说:“我之所以能走进英国白金汉大学,开始我的留学生活,与好孩子的这段经历是绝对分不开的,没有这个转折点,我真的很迷茫。这里没有教我文化课,却教会了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是教会了我为人处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及如何直面困难。这段路,很辛苦,但也很甜蜜,它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六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走进好孩子,记忆的触角疯狂地伸向每一个角落,感动、感恩、溯流、咀嚼、满齿留香!”
张胜同学毕业已半年,毕业后的他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全身心为高考备战。在他的努力下,顺利考取了自己理想的本科院校,这次回来是特地来向老师们报喜。在多媒体教室,他情不自禁地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大家最能感受到的是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非常明确。他说等上了大学后,要努力深造,要争取给妈妈一个幸福的生活。言语中,充满了对学校老师深深的谢意与感激,以及对师弟师妹的期许。母亲看着张胜一路的成长,一路的改变,非常有感触地说:“没有好孩子学校,就没有我儿子的今天。他不听话的那些日子,我的世界都是灰暗的,没有一点色彩。这里是他的转折点,也是我的转折点。谢谢老师们还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一直努力的人,正因为有他的努力,他的这个夏天,才如此绚丽多姿,青春的这一站,也才得以持久弥香。
崔粲同学,刚到校就笑如春风地到处找老师问好,找同学聊天。但谁都不会相信,这个学弟学妹眼中的大哥哥,刚入校时,弟弟妹妹叫他他也只是抬头看一眼,几乎不会给出任何回应,老师叫他,也是简单地回答一个“恩”字。就是这样一个曾经不愿和父母交流、没有目标、沉溺于网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愿走出来的人,通过学校九个月的学习,性格变得开朗,课余时间,还经常唱歌给弟弟妹妹听,帮助老师训练新生队列、教新生叠被子......全校师生都很惊叹他的改变。如今,毕业半年的他不仅好好工作,经常和父亲下乡调研走访,还一直保持着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早上起来跑步,闲暇和母亲一起买菜做饭,还尽心尽力和父亲一起照顾生病的爷爷。崔粲同学和我们说:“学者必有师。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多么的荣幸!我很庆幸自己能在好孩子学校遇到我一生的好老师。这力量有如一盏不灭的明灯、一座屹立的丰碑,无时无刻不在前方指引着我、鞭策着我,教我要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谁也没想到,他就这样用最朴实无华的行动践行了一个好孩子的诺言。
陈俊博同学,毕业后就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每逢佳节,还会发送节日祝福给老师表达谢意。特别的是,此次回校他没有带着自己的父母来,而是和他现在的老师一起回校看望。他带着老师首先参观了学校,然后去找老师们汇报自己的近况。随行的老师见到我们,很激动地说:“陈俊博同学自从好孩子学校毕业后,回到家很听话,在学校也是个好学生,期末考试考得很不错。经常听他说起好孩子的生活,说这里的老师很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叫我有空一定要陪他来看看。今天来了,感触很多,尤其是看到教室里依旧悬挂着他写的书法,很骄傲!好孩子的付出远不止他讲的这些,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老师好好学习,不枉此行。”
朱倩、尹红迪两位同学,毕业后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把零碎的梦想再次拼凑,学会了用最好的方式向前走,观测路的方向,目测路的长度,不再在十字街口泪流满面。看着眼前健康向上的孩子,往日的叛逆了无踪影,父母眼中不时有感激的泪光闪烁。
“饮其流者怀其源,亲其成者念吾师”。孩子们能记住老师曾经的教诲,在人生路上受益,这是真正的感恩!比起金榜题名时的谢师宴,这样细水长流般的“常回家看看”更让我们欣喜。
时间是一笔不能透支的存款,而青春则是这笔存款中利息最高的,孩子们通过学校的学习,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是幸运的,但也是必然的。孩子们在这片园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今已万紫千红绽放,满园春色浓香! 我们坚信这些好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学校全体老师会把心根植在这“荒芜的戈壁滩”,一直在这条路上默默守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