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珍惜亲情—记好孩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课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生命的宝贵,了解父母养育的艰辛,增强孩子珍爱生命、珍惜亲情的意识,近日,我校心理辅导张老师开展了一堂以“感悟生命,珍惜亲情”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大课
课程伊始,张老师通过播放《母亲孕育胎儿的艰辛》和《父母抚育孩子成长》两个感恩视频做为课堂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共鸣。孩子们被视频深深触动,开始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纷纷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渺小,感恩父母的无私与付出。
紧接着,张老师趁热打铁,给孩子们进行了生命教育,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命的脆弱与独特。随后,张老师对亲情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告诉孩子们亲情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作用,如提供情感支持、塑造人格、影响决策等。
之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与短暂,张老师通过一张《人生900格》的图表告诉孩子们,人的一生按照平均寿命75岁计算,一个月为一个格子,一共900个格子,每个人分别用自己和父母目前的年龄乘以12,划掉相应的格子数就能清楚的看见剩余的时间。孩子们看到自己与父母被量化后的人生,开始意识到自己荒废了很多时间,能陪父母的时间也掐指可数了,也突然明白曾经被自己视为参天大树的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老去,不再是记忆中那样强大无比和无所不能。
随后,张老师设计了“当我是父母时”的角色扮演情景剧。孩子们两两组队,一个扮演父母,一个扮演孩子,模拟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与和解过程。通过情景剧的演绎,孩子们纷纷表示当父母太不容易了,明明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孩子总是不领情,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永远能躲在父母的臂弯里不被风吹雨打。突然间,孩子们似乎明白了自己曾经那些任性、对父母的伤害,有多么的可笑。为让孩子们更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张老师还让孩子们分享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或难忘时刻,尤其是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亲情是如何成为自己的力量源泉。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不断分享着记忆中无数温暖时刻......
“角色扮演—当我是父母时”
最后,张老师通过正面和负面的家庭关系案例,探讨了不同家庭模式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引导孩子们自我反思与提升。并告诉孩子们,亲情往往是最易被忽视却又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它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支持与安全感,是精神世界最坚实的依靠。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无论是日常的小事还是关键时刻的支持,都要对家人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同时,张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坚持写感恩日记,记录感激家人的每一件事,培养感恩的心态。
感悟生命,珍惜亲情,不仅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省察,也是对社会关系尤其是家庭关系的一种积极建设,它提醒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与短暂,从而更加珍视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