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多元审美 拒绝容貌焦虑——记好孩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课
伴随短视频的蓬勃兴起,形形色色的“网红”不断涌现。精心塑造的人设,以及为猎奇、博眼球而呈现的各类内容,在悄无声息中,对孩子的审美、价值观以及人生规划等诸多方面,均产生了影响。不少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因自身的容貌、身材而感到焦虑乃至自卑。为助力孩子们唤醒多元审美的意识,正视成长发育中的变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2024年12月14日,我校心理辅导赵老师精心设计了一堂以“学会多元审美,拒绝容貌焦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本次课程由“我当小老师”和“我当审美官”两大部分组成。在“我当小老师”的环节,老师鼓励孩子们“反转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容貌焦虑”展开讨论,并设计时长为 10 - 15 分钟的课程。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讨论之中。有的小组侧重于探讨如何“扮演”老师以及讲授的内容;有的小组则别出心裁,准备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小互动,希望在欢快的气氛中传递自己的观点;还有的小组则对谁扮演“老师”,谁扮演“回答问题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经过30分钟的准备,“小老师”们自信满满地登上讲台,代表各自的小组进行展示。有的幽默诙谐,善于提问;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的寓教于乐,贯穿游戏;还有的如春风化雨,细致入微……每一位小老师都展现出了自己最为出色的一面,即便偶尔出现紧张忘词的状况,同学们依然为每一位小老师的讲授报以最为热烈的掌声。
小老师们授课结束后,赵老师组织孩子们展开讨论,让“同学们”说一说,对哪位小老师讲述的课程印象最为深刻?从 TA 的课程中,学到了什么?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为自己小组的“小老师”打call,努力回想小老师们的观点。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我当小老师”活动结束之后,“我当审美官”的课程开始了。赵老师给孩子们播放了中国服饰变迁视频,美轮美奂、风格各异的服饰引得孩子们纷纷赞叹。视频结束之后,赵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服饰的变迁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服饰从古代到现代历经了怎样的变化?是否存在某一种服饰堪称“最美”?
孩子们经过观察与讨论,得出了一致的答案:越是昌盛繁荣的朝代,服饰的颜色、款式就越发自由;越是封建保守的朝代,服饰对人的束缚就越为显著;而有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朝代,花色、款式都会产生新奇的变化……服装从古至今逐渐简化,愈发方便活动,款式也日益多样。每个人心中的“最美”皆不相同,我们既不能强迫他人喜爱自己所钟爱的,也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言语左右自己的判断。孩子们讨论的结果令人倍感欣喜。通过小组讨论、互动学习以及观察总结,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最后,赵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了总结,她强调:“潮流”“风潮”都不过是一时的,我们可以喜欢,但切勿被它们“绑架”,不要盲目追逐“名牌”、“网红同款”;也不要认为“美”只能通过外貌、打扮、穿着来体现,要学会多元审美,拒绝容貌焦虑,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以更辩证的态度看待他人的评价,切勿妄自菲薄,自怨自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