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教育的孩子”没有问题
一 家庭教育分析
特殊------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特殊环境,特殊岗位,特殊的理念,特殊的人才方阵。教育、转化、引导、锻造,改变了一批又一批网瘾、叛逆、早恋、厌学、自控力差、沟通困难等被社会及家长认定为思想及行为都有“问题”孩子的教育转化过程及分析概论。
所谓的“问题”孩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从我对孩子教育转化工作的经验来分析判断,“问题”孩子本身根本没问题。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第一:家庭教育的失败,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点:(1)隔代教育,(2)嫡亲教育,(3)溺爱(保育箱)式教育,(4)离异家庭教育,(5)强制性教育和随意性教育,
(1)那隔代教育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现年龄阶段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待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那可是爱的透心透肺的,大部分都没有文化连小学水平都达不到,只知道单一的把孩子带好、吃好、穿暖、没病没灾;自身的腿脚都不方便还要受到孩子的蒙蔽天天给他(她)们当忠实的保姆,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洗袜子,坚决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爸爸妈妈都不例外,骂一句都不行,更何况打了,孩子在老人的精心照顾下,就养成了懒惰、撒谎、自私、霸道、没事胡乱叫、有事求依靠、什么都不会做的公子哥、大小姐,严重的导致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
(2)嫡亲教育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作为自己兄弟姐妹,让任何一方亲人帮着长期代管自己的孩子,都是在给他(她)们增加思想压力和精神压力。因为您把他(她)们放到了夹心饼的位置上了,现在的孩子又自私,又小心眼,而且攀比心还比较重,反到自尊心还特别强,受不得一点委屈。您让自己的兄弟姐妹怎么管,管轻了就是放纵,学习成绩、生活习惯都没有达到效果,从内心就会对您感觉惭愧。但是我们反过来,严厉管教,从生活到学习,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骂不的,更打不的,孩子可能还会犟嘴,严重的孩子还会在爸爸妈妈跟前嚼舌根、乱告状,增加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淡化了亲情。时间长了孩子为了达成自身的目的就会颠三倒四、胡说八道、专横跋扈、制造矛盾,所以嫡亲教育不可取。
(3)溺爱(保育箱)式教育
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程度都不相同,又因为都是独身子女,对孩子的宠爱那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总之;娇生惯养。怕冷怕热、怕磕怕碰;捧在手里怕冻着,含到嘴里怕化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给什么,自打学会走路,就开始对他(她)们翘大母指,对的也鼓励,错的也表扬,渐渐的就让孩子们形成了一种我行我素、自由散漫、自私自利、好坏不分,在家里他(她)就是天皇老子,年龄稍大一点,家长不满足他(她)的要求,不仅又哭又闹,甚至摔盘子砸碗,等孩子到了五六年级,会达到无理取闹的顶峰,甚至拿学习来威胁家长,这时做为家长才意识到以前的家庭教育是不对的,赶紧纠正,可是晚了------您已经给孩子养成了无理取闹的毛病现在去纠正,把以前您鼓励表扬他(她)的那些他(她)们认为好的,正确的事情全都是不对了,都反过来了,您让孩子们如何去接受,这时的孩子思想上就会容易形成偏激,不信任家长,同时更不理解家长,孩子就会逐渐孤立自己,远离亲情,不与家长沟通,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房间里,您越关心,她(他)们越反感,甚至把你们当特务一样看待,不愿意在家,总想出去找同学说说心中的苦闷,这样就形成了早恋的心态。所以说,家庭教育的偏激,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是误导孩子心灵的毒瘤,希望各位家长要学会鼓励与纠错;同步家庭教育的方法。
(4)离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作为父母,永远也理解不了家庭破裂,对孩子造成伤害的程度有多深!每一个家庭一旦走上了“灭亡”这条路,过程对于孩子来讲是非常艰辛的,这就是“天塌地陷”;因为在孩子的心里一个幸福完美的家,突然之间就没了。在孩子面前,爸爸妈妈为了感情纠纷变得非常陌生,从“感情”不和、矛盾、敌对、谩骂;再到人生攻击,最终家庭解体。这一切的一切,在孩子的内心深处要承受多大的思想压力!家长的所作所为历历在目,即要承载家庭的破碎,又要面对父母的选择,在这种家庭背景下如何让一个个青春靓丽的孩子背负这么多的压力,还要让他“她”们装作没有事一样认真完成各门学科,作为家长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这怎么可能做到?孩子对家庭的幸福感和对和谐社会的认同感也会随着家庭的破裂而烟消云散,对家庭对社会产生厌恶,不愿意接受现实,对父母的决断;孩子选择哪一方都是对自身的极大伤害,刻骨铭心的痛永久的在灼伤自己的身心。在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亲情观的错位理解,对社会观的扭曲判断,甚至对道德底线有一种“咒怨”!直接导致厌家、厌学。心理的苦、痛、怨气越积越多,最终扭曲了孩子的正常思维模式。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就会去找一个倾诉人,发泄点,来逃避现实。很自然就会形成早恋、网瘾、厌学、冷漠、思想偏激、自暴自弃,更严重还会迫使孩子形成自残自杀,甚至向更极端化发展。
(5)强制性和随意性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那么对于这种粗狂性、随意性教育孩子的家长来讲,就是对孩子打一巴掌给个糖吃的这种感觉,家长今天心情好了孩子就可以上房揭瓦,反过来,家长在外面受气了,或者被领导批评了,要不就是受其他的什么事情影响情绪心态都非常的不在状态,回到家里,看什么都不顺眼,尤其看到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对,就会对孩子发泄,轻则骂、重则打、把外面受的怨气全都强加到孩子身上。作为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过孩子的感受吗?家长的这种管教方式,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背叛心理,而且同样会瞧不起家长,他们会认为你们当家长的就是一种霸道、强压、好坏不分,没素质,孩子们就会瞧不起家长,同时家长的这种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做事偏激、霸道、不稳重、随意性强、以大压小,无理取闹等不良习惯。
好孩子学校常务副校长
赵培亨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