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案列分析
小新(化名)男,15岁,初三年级学生,来校原因;厌学,早恋,懒惰,自控力差,上网成瘾,父母做生意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带大。
孩子基本情况;
1、中等智商,性格中性偏内,典型的青春期叛逆,网瘾,父母琢磨不透,经常几天不愿与家人讲话,喜欢打电脑游戏,网瘾大,没有时间观念,在外听话胆小,从不打架闹事,但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想要放弃逃避,不愿意去面对,不想上学,逃课,不感恩父母。
2、分析——学校和社会应该为青少年的成长构建一个立体的教育防护体系,帮助青少年走出青春期的困惑,健康的成长,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大扩展了青少年的信息量,同时又开拓了视野,增加了许多课外知识,然而家长又是急性子,贱脾气,偏激的家庭教育方式自认为对孩子很负责,赶着对他们好,但孩子还不一定领情不一定听话。而另一方面却使孩子迷上了网络,又不懂自制,造成学习一落千丈,严重的还会患上“网络综合症”具体状态有;抑郁,失眠,精神恍惚,注意力难以集中,狂躁等,在行为上还会出现品德障碍,具有攻击性行为。
3、原因分析——通过观察,沟通,交流小新是爷爷,奶奶带大,对父母感情淡漠,小新8岁以后父母就外出做生意,回家机会少,爷爷奶奶没文化,只能做到吃好,穿暖,再者又受周围社会环境影响,思想开始不稳定,逐渐不想上学,到逃课,同时又认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少年,造成了早恋,开始到网吧玩游戏,有时还夜不归宿,渐渐的形成了恶习,一发而不可收,并且严重影响到他的身心健康。
4、危害——那当孩子一但迷上了网络该怎么办呢?孩子积极的心态是经过许多小事来养成的,所以父母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这样孩子将来面对大的挫折和失败时才有能力去应对。那怎么才能预防孩子上网成瘾呢?可以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烦恼,孩子学习不理想是家长最常见的第一大烦恼。面对越来越多由上网成瘾而导致的各种问题,我们怎样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已经非常重要了。有的孩子在遭受某种挫折后就会变得消极悲观,特别是性格内向偏激的人,由于神经过敏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较低,稍微受挫就会给予孩子沉重地打击,使其变得更加自卑,在此我将结合此案例来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喜欢上网,主要上网干什么,最后探讨家长如何通过改变教育和对孩子的沟通方式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不健康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5、辅导策略——同孩子沟通过程中,问其是否经常会有孤独感,他说是的,在家里没有人说话,爸爸妈妈很少回家,而且爸爸脾气很暴躁,不太管他,要管就是挨打,通常都在家长会之后。再有,老师给父母打电话,家长一般都不分青红皂白暴风骤雨的骂完就打,慢慢的孩子就不告诉爸妈开家长会的事了,欺骗老师,老师就对孩子有了看法,使孩子逐渐失去了上学的信念,丢失了自信,然而在孩子眼中的家长是怎样的印象呢?妈妈倒是比较温和和疼爱自己的,但她同爷爷奶奶一样什么都不懂,孩子不知道和他们说些什么,沟通不了。人们在遭受挫折后,可能会产生各种反应,或反抗、或妥协、或固执。在学校里,由于他个头小,学习成绩也不好,那些大个子总喜欢戏弄或欺负他,家里得不到理解和温暖,学校又受人欺负得不到帮助,那些老师又很势利,对此也不管不问,然而随着成人体征的日益明显,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又影响了孩子的心里变化;沉默;冲动;敌对;甚至放纵的情绪在青春期中悄悄滋长,所以开始学着早恋这种形式缓解压力,同时又迷恋上了网络,长期在家或在网吧打游戏在这种时刻才能感觉到一些快乐和成功;
6、分析——在我看来,自卑;孤独;早恋和挫折都是导致孩子进入网络不能自拔的最直接的原因,如果家长在外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总是拿孩子出气,或在孩子面前抱怨和责怪总是使孩子成为家长的出气筒,发泄点,那么你们的孩子就会遭受挫折和打击;通常以下几种孩子会容易陷入网络成瘾的状态。
(1)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的孩子——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成绩的好坏成为孩子成就感的唯一标准,因此一旦学习失败,孩子们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但是在网上他们就很容易体验成功(过一关有一关的回报),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会到的,所以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普遍有一种独立意识,希望获得尊重,不愿意大人们总把他们当小孩子看。
(2)家庭关系不和谐——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有叛逆;好奇;冲动;喜欢群体行动的倾向,在缺乏其长期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情况下很容易走向歧途,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强,犯罪率和离婚率的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问题家庭也相应增加,而那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和不被理解,可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在人文关怀方面有相对的反差,这就很容易让最难教育的孩子躲进网络,因为在网络中孩子提出的任何一点小小请求,都能得到不少人的帮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没有,所以家庭和谐至关重要。
(3)无法与父母和亲人正常沟通的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正确指导。可是有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命令和强迫式的教育方法,却忽略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家长说什么孩子偏要对着干的局面,总是找借口抵制,(你们不让我打游戏上网;我偏要做,)这种方式容易给比较调皮的孩子带来挫败感,青春期的孩子还有一个普遍特点;爱运动;兴趣广泛;有自我独立的想法,还有一股傲气,往往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会使得本来就信心不足的孩子带来伤害,比如;我真糟糕,没有人喜欢我,我自己玩,我到网上找朋友去等等。所以父母也要理解孩子。
(4)娇生惯养的孩子——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成人意识强烈,总感觉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任何事情都能够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来干预,这时家长说的话他不一定听,但是除了家长,任何人与其沟通交流,孩子的表现都非常好,孩子都会有一种认可和理解,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孩子从小被宠爱惯了,在父母身边经常无法或不会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难,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
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比较大,自控力不强,从而导致自信心不足,紧张感增加,产生心理负担,常感觉“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在学习和与人交往中,就不敢放开手脚,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受挫后情绪不稳定,使得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网络恰好给他们提供了这一条件,这种情绪下的孩子在网络世界里,他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他可以完全逃避现实,他的情绪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这样在虚拟世界里每一次成功都将强化他们的自信心,淡化他们的自卑感,一连串的成功则会使他们的自信心趋于稳固——这就形成了网瘾。
7,建议如下
那么家长能够做些什么呢?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心里就还很不好过,心情差,在同事面前很没面子。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对于已经上网成瘾的孩子,父母和亲情的关怀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做:
a.父母要耐心与孩子沟通,不要打骂孩子,更不要对孩子流露出对孩子彻底失望的想法。要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抛弃。
b.要不断经常的对孩子进行鼓励安抚,要沿着孩子优点的方向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逐步适应现实社会。
c.引导他们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让他们的旺盛精力得到释放。
这就是本人长期的工作经验再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针对孩子厌学、早恋、懒惰、自制力差、网瘾等一系列问题所总结的一篇纪实案列分析,希望能够给各位家长带来好的启发。
常务副校长:赵培亨供稿
2012年10月23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