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安宁市好孩子教育培训学校欢迎您!咨询专线:0871-68759999      今天是:      天气预报: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 首页 > 教育管理 > 传统教育文萃

传统教育(12)

发布时间:2012-03-21点击数:25524

    因此,父母不仅不能扼杀孩子的探索欲,而且要欣赏和鼓励孩子的探索欲。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在回忆自己少年时曾有这样的描述:“我在儿童时期喜欢仰观天象,并且喜欢追究天象的根源。遇到晴朗的夜空时,我喜欢盯着月亮看。我每晚都看月亮,竟看得发狂。一次,我在月亮下面拼命地追赶它,直到累得倒在地上,但终归是徒劳。又有一次,我登上桌子,再登上桌子上的椅子,用木棍去敲月亮,当然仍是落空!我向长辈不止一次地问这些问题:月亮是活的吗?月亮生在哪里?又住在哪里?到了每月的初三四或二十四五时,我又会问:‘月亮为什么只有一半呢?那缺的一半到哪里去了?’”孩子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是孩子探索未知事物的驱动力,也是孩子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许多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起源于对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瓦特由于对“开水壶盖跳动”感到好奇,驱使他探索,发明了蒸汽机;普里斯特由

    于对 “ 甲虫在瓶里窒息死亡 ” 感到好奇 ,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研制出氧气 ;富兰克林由于发现 “ 毛皮摩擦过后玻璃棒能吸引纸屑 、 头发 ”,经过探索 ,发现了电 。求知欲是孩子最珍贵的潜能之一 ,他们天生就对未知的事物感兴趣 。他们在接触大自然 、 观察世间万物时总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白天怎么看不到星星 ?鱼能生活在水里 ,人怎么不行 ?电视为什么能收到图像 ,等等 。求知欲强的孩子 ,总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人和事物 ,从中捕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获取新的知识 。求知欲强烈的孩子 ,思维活跃 ,爱提问题 。就像少年的沈括一样 ,涉世未深 ,而又什么都想问 ,什么都想搞清楚 。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1.父母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一般来说 ,父母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 ,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有能力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但是如果父母事无巨细地帮助孩子 ,让孩子不需要过多地探索 、 尝试 ,将会剥夺孩子自己去探索 、 去发现的乐趣 ,抑制了孩子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是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不知道 ,但父母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并对孩子的尝试与探索行为给予支持 。三是当孩子问父母问题时 ,父母不仅不给予解答 ,还加以嘲讽 ,“ 把自己书本上的搞懂就行了 ,何必多此一举 。” 从这三种情况看 ,当然是第二种方法比较适宜 。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指出 :家长应该鼓励 、 引导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并给予表扬 ,同时创造环境 、 条件 ,帮助孩子开动脑筋 ,通过什么途径以及怎样去寻找答案 。对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 ,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发现从前不知道的奥秘 。而揭开奥秘后所体验到的愉快与满足的情感 ,反过来又激起孩子新的探索兴趣 。父母不仅要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还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好 奇心与求知欲 ,让孩子的求知欲一直坚持下去 ,更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了解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 ,让孩子大胆提出问题 ,并引导孩子自己通过观察 、 思考 ,来找寻正确的答案 。2.在激发孩子求知欲的同时 ,要教会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对孩子来说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和培养兴趣 、 发展智力的好途径 。在观察中 ,孩子不仅可以汲取知识 ,还可以活跃思维 ,并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 。3.要教孩子多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当自然界发生转变的时候 ,可以带着孩子去体验这种迅速而明显的变化 :生命的觉醒 ,生物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悄悄更新 ,为生命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聚能量 。自然界的这些变化最易吸引孩子好奇的目光 ,这时 ,父母要引导孩子多观察 、 多思考 ,这对培养孩子的求知欲非常有利 ,而奇妙的大自然则是孩子们探索活动的理想之地 。知行合一,勇于探索 知与行的问题 ,其实就是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问题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说得好 :“ 知而不行 ,则前穷之理 ,无所安顿 ,徒费讲学之功 。” 这其实是说 ,书本知识固然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 ,但是对读书人来说毕竟是间接的 、 模糊的 。如果只掌握一些书本知识 ,不去实际行动或者亲身体验一下 ,那么原来钻研的知识 ,就没有了落脚之处 。知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 ,才能变得清晰 、 实在 ,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对孩子来说 ,也是一样 。他们虽然掌握的知识有限 ,但他们喜欢探索 ,努力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 。可是我们的家长常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 :“ 你还小 ,懂什么 ?让我来教你 ,你照我的去做 。” 父母常常低估孩子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因而也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创举感到惊讶 。但是 ,父母在赞叹孩子聪明的同时 ,仍不能打破成见 ,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

    孩子的智慧 。父母总不喜欢孩子有太多的问题 ,因为父母不知道答案 。父母喜欢做的是买一本大全 ,照书上读 ,照书上做 ,懒得费脑子和孩子一步步地探索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已经有研究表明 :中国的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 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比他们的认知能力差 。不少中小学生虽然琴棋书画样样不落 ,但生活中他们却不会叠被子 ,不会洗衣服 ,不会削苹果 ,更别说自己做饭了 。生活依赖能力强 ,遇到困难只想着去找老师或家长 ,从不愿自己努力解决问题 ,这就缺乏对事物的探索精神 ,更别说自己去实践 、 去探索了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 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探索精神 ,父母要担当起这个责任 。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发的探索活动 ,爱护孩子的好奇心 。在爱因斯坦很小的时候 ,父亲就给他买来一个小罗盘玩 ,小爱因斯坦拿着这个玩具高兴极了 ,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 。忽然 ,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 。他把罗盘翻转过来 ,调转过去 ,可罗盘下面的小红针总是指向同一个地方 。小爱因斯坦不解地问父亲 :“ 为什么无论我怎么动 ,这小红针总也不改变方向呢 ?” 父亲没有马上回答小爱因斯坦提出的问题 ,而是鼓励他再好好看看 ,多想想 。就这样 ,一个小小的罗盘唤起了一个未来的伟大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其实 ,孩子在参加探索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仅得到了探索的乐趣 ,而且思维能力 、 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明朝杰出的医药家 、 药物学家李时珍取得的成功 ,与父亲教他知行合一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李时珍从小就生活在行医世家 ,父亲李月池是当地著名的医生 。李时珍从小就跟着父亲上山采药 ,后来向父亲提出立志学医 ,父亲看李时珍喜欢医药这一行 ,就答应让李时珍学医 。父亲先让李时珍系统地攻读 《 内经 》、《 伤寒论 》 等古典药书 ,直到李时珍 岁时,才正式跟着行医。父亲告诉他,学医光装一肚子药书是不够的,必须多积累临床经验,才能有成就。李时珍遵照父亲的教导,认真行医看病,并在实践中验证书本上的理论。他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结合民间秘方,兼施博用治好了许多疑难病症,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李时珍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他在研读药书和行医过程中,发现历代的《本草》书都有缺陷,有的品种不全,有的谬误太多,有的分类不当。从这时起,李时珍就立志要修《本草》,父亲非常支持他的这一举动,并告诉他,实地调查,比书上写得更真实,对于药书上的疑难问题,要通过实践寻找答案。李时珍历经27个寒暑,翻阅历代医书、药书及其他书籍千余种,并长途跋涉于名山大川,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可以说,这部巨著,是李时珍在父亲的支持下,自己切身知行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接触社会 、 接触自然的时间和空间 。节假日和双休日 ,父母可带孩子到郊外游玩 ,也可带孩子到少年宫 、 博物馆 、 展览馆等场所 ,让孩子在观察事物中学会发现问题 ,接触的事物越多 ,产生的新想法就越多 。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 ,只想让孩子在家里写字 、 画画的办法 ,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 ,绝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讲座:《劝学》(邀请嘉宾:荀况) 大家好!我先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姓荀名况,号卿,战国时期赵国人。

[上一篇]:传统教育(13)
返 回[下一篇]:传统教育(11)
  • 24小时招生咨询专线0871-68759999
  • 李老师:13378802336
  • 李老师:13078789445
  • 施老师:18388260226
  • ICP备案: 滇ICP备13003977号-1 ●教育厅备案:云教ICP备1308003 
  • ●公安厅网联信息备案:53018102000015 ●知识产权注册证:第10912759号
  • ●法律顾问机构:云南嘉喜律师事务所
  • 版权所有 昆明安宁市好孩子教育培训学校 地址:昆明安宁市嵩华路4-28号(柳树花园广场正对面)
  • QQ咨询(2831605499)安宁好孩子学校欢迎你 好孩子学校新浪博客
在线客服系统